[原创]
达照法师答疑:意根是第七识吗?第六识和第七识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aann 于 2021-10-19 14:18 编辑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六根中的意根是第七识吗?第六识和第七识的差别有哪些?[/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达照法师:通常说六根的意根就是我们的第七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解脱道的佛法告诉我们,轮回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十八界当中,按照唯识宗的说法,这十八个里面色法十一个,心法七个,心法八个就是加个阿赖耶识。就心法七个,这七个哪七个?色法十一个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十个,加上一个色声香味触法的“法”,这个“法”它指的法所摄的色法。就是法里面,色声香味触法的那个法尘里面,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法尘里面的色法,一部分属于法尘里面的心法,法尘里面有色法和心法。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色法十个多一点,然后心法是七个多一点,加起来是十八个,应该是这样说。[/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因为这个法尘里面的色法是我们脑子里面想到的,比如说汽车、房子、这座山、这个人,是红色的、白色的,有显色,有形色,有各种色法的物质的这种形相的。只要有形相的,脑子里面出现的,那都叫做法尘,色法的法尘,就是它是属于色法,色法十一个,就是色法里面。看得见的色法是外在的,看不见的是你脑子里面的。脑子里面想到看见的那个,也叫看见的,叫可见可对色;还有可见不可对色,你可以见,脑子里面想到飞机的样子,但是你把它拿出来跟自己对,对不起来,因为它是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十个多一点。[/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么色法里面的心法指的是,比如说菩提,我们要证菩提,大家要修行,要空性见,这个空性见到底在脑子里面哪一部分呢?你找不到,但是有这个概念。你脑子里面想不到那个菩提到底长什么样,人家说“身是菩提树”,慧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我们就不知道菩提是什么了。你有这个概念却不知道是什么的,那实际上只是心法而已。包括说快乐,快乐到底是笑起来才叫快乐,还是某一种状态才是快乐呢?快乐好像也没有状态,但是我们又知道,说这个人很快乐,所以这些都是属于心法,就是你内心产生的一种分别心。 心法八个,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实际上是七个,七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六识加上一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前五根是色法,最后的这个意根就是心法,所以一般讲七个心法,就是六识加上意根。六识加上意根是七个,属于心法,加上十一个色法,所以说十八界,是这么来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么意根就是唯识宗所说的第七识,这是没错了。意识是第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意识是第六识。第六识和第七识的关系是什么呢?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根是什么?就是树从根里面长出来的,树是从树根里面长大的。我们的意识是从意根里面长出来的。意识,我们的想法。这个是念珠,你们都能看到,当你脑袋想到念珠的时候,念珠的图案已经出来了,但是没出来之前,它是从哪里出来的?怎么你脑子里面会想到是一个念珠?念珠是现在刚刚才看的。诸位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一下我们的放生池,你看,放生池又冒出来了。你不想的时候,脑子里面放生池没冒出来;一想的时候这个放生池就冒出来了。冒出来,就好像那棵树已经长起来,有叶子你能看得见;但是没冒出来之前,它潜伏在里面,就在阿赖耶识的八识田中,潜伏在里面。潜伏在里面,它自己怎么不冒出来呢?是要通过第七识,通过这个根,它才能长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根它没有办法长出来。从长起来的角度,它是从这个根长起来,所以把第七识说成是第六识的根。[/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但实际上这个根跟识的一个微妙的关系,就是六根它缘着六尘才产生的是六识。也就是我们的眼根看到了色尘,你才去分别它说,“哦!这个是长的,这是短的!”这才产生分别心。所以根是内在的,尘是外在的,这个识呢?是不知道内在还是外在的。就根尘勾结了产生的一个判断,判断就是识别,所以我们叫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当我看到这个的时候“哦,这是手!“手本身是一个色尘,我眼睛看它,我眼睛是一个眼根,当我眼睛看到手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出现手的概念,就是我们有分别说这个是区别于其它的,区别于不是手,所以我们说,“哦!这是手。”这个时候,你说它“手”的时候,这是一种判断,这个判断、这个识别就叫做眼识,眼晴已经分别出来这个东西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前五识好办,五识是因为五根对着外面的五尘。最难办的就是意识。这个意识脑子里面怎么会出现这个图案的?实际上就是意根缘着那个法尘。法尘我刚才说就是概念,有形相的概念是法尘当中的色尘;没有形相的概念是法尘当中的心法。不管有形相没形相,只要有概念,它都叫法尘,都是外在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当我们打妄想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东西让你打,你才会把这个妄想打出来。比如说我们听过“菩提”,你现在说“我要证菩提”,这“菩提”的概念你才能打得出来。如果从来没有人教你“菩提”,你压根就不知道,那个概念在你的世界里面找不到,你想去找一个没有概念的,你发现找了半天还是没概念,就是脑子里面没办法打那种没概念的妄想。你不找的时候,就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你不找!“不找”就是一个概念哦,你会觉得“我不找了”,这就是一个妄想,因为“不找”变成一个概念了。当你真正顺着“不找”的这观念,把“不找”停下来,真的不找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脑子里面没办法想东西了,所以叫不可思议。没办法想,没办法想的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我们的根。因为你明明白白,你说,“哦!那是房子”,你看,当你明明白白的这个跟“房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房子”的概念就出来了,那叫意识。你意识到了,明明白白还是什么都没有。一看这个念珠,它又出来了。这些概念是因为你的内心缘着外在的这种概念,概念来的时候,你的心是随概念转,所以这个概念就在你的生命中呈现。我们说你这个人妄想这么多,实际上是你脑子里面概念很多,这个概念、那个概念,全部都是意识,意识的背后就是因为有法尘。[/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当你不去攀缘这个法尘,就是意根不去攀缘法尘的时候,意根自己没办法产生概念,所以意根叫“恒审思量”,它有觉照的能力,有思量的能力,叫“集起名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它有思量、觉照的这样能力。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明明白白,有明明白白的能力。但是明明白白这个状态好像是永恒的,你感觉到它是永恒的,因为你明明白白的时候,感觉不到内心的生灭、起伏、波澜,好像都没有,它一直就这样。所以你做了坏事,别的人都不知道,结果就是你自己知道,你就完蛋了。因为它背后是永恒的摄像头,一直在背后摄像,盯着你。你如果没有分别心,它也一直盯着;一有分别心呢,那分别心就成为你的一个妄想,妄想打完以后,它自己又没有掉了。因为妄想是你的意识,意根是要缘着它,它才冒出来;你不缘它,它永远不冒出来。你缘它的时候,要刻意缘着它,它出来了;但是你一不小心,不缘它,它自己又没掉了。所以妄想都是自生自灭的,你不理它,它自己就没有掉。[/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但是我们内在这个意根,一直感觉明明白白的、永恒的这个东西,好像一直在。这个“在”是干嘛?我们现在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我们把一直“在”的这个东西当成“我”。所以说,凡夫是把第八识的见分执着为“我”,那个见分就是第七识。执着为“我”以后,就成为第七识;如果你不执着为“我”,那个见分就是见。就是我能看见你,明明白白的,能看见,它能思量,它一直都这样。[/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这个东西很奇怪,它又是我们心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真心的本能,我们本能就是有明明白白的。我们在这本能上面,就头上安了一个头,安了一个标签说:这是“我”的本能。其实你可以不用说“我”的本能,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我”,它没有“我”的概念;我们一旦说它是“我”的本能的时候,所有的妄想都围绕这个,所有的生活都围绕这个,结果搞了半天最后它还是没有“我”,所以错是错在这个地方。阿赖耶识的见分,我们的真心,有主观的,能看、能听的这个能动性;我们还有客观的被动性,就是你所有的外在的法尘,其实也是你的阿赖耶识的种子,你看见的世界其实是你自己。[/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我们看见的能见的这部分是自己,所看的那部分我们又拒绝它,以为它不是自己,这个第二个就错了。就是第一个能见的部分是自己,所见的部分也是自己,然后包含的部分也是自己,所以阿赖耶识叫“根身器界”,能藏、所藏、执藏。能藏的是指主观能动的部分;所藏的是客观被动的部分;执藏是包含的部分,这是我们真心本来的功能。[/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然后我们在真心本来功能的基础上,把能看、能听的这部分,单独把它割裂出来,割裂了以后就把这部分当成“我”。然后为了这个“我”,我们就不惜代价生生世世去跟人结怼怨仇,哇,很多!实际上你所怼的那些,所针对的那些全部是自己。就好像左手打自己的右手,右手不高兴;右手去创造,左手不停地打。不停地去追求,不停地去舍弃,我们的这个心就变得很受伤。所以整体的生命,被你这么一割裂——你把主观能动性这部分变成自己。这一割裂之后,结果剩下来你永远会不满足,因为那个世界都是你的。世界都是你的,你才赚了那么一点点钱,你才拥有那么一点点财产,你才拥有那么一点点,你怎么可能满意呢?所以整个宇宙都给你,全部法界都给你,你才符合你的真相。只要有一个灰尘还在你之外的,你已经不满意了,肯定会不满意。这是一个真相。[/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另外一个就是说,当你一旦割裂了以后,你就跟外界对立起来了,因为不能满足自己内在的这种的需求,所以就对立;你跟这个世界永远对立,就产生嗔恨;割裂了以后,不能完整地给你,你就产生贪欲。所以如果不能把中间割裂的这个错误,割裂的错误就是我执、我见,我见就像高山,就像一堵墙。你不是把那个我,能看、能听的那个“我”把它打碎掉,而是把“我”跟外界割裂的这堵墙把它拿掉,把我见的高山拿掉。然后我跟你对立的那个——本来对立的,你看,你在那里、我在这里,中间就有隔阂,这叫对立。把对立中间的这堵墙拿掉了以后,你就发现没有对立了。比如说“我们,我在这里,你在那里“,这里、那里是有割裂的,我说“我们都在这个教室里面“,教室才是我们的整体,那我们就没有对立了,因为大家都在教室里面。我们都是人,那跟人就没有对立了。所以当你把法界都是自己的这样一个完整性以后,中间割裂的那堵墙把它拿掉,那个错误的执着把它拿掉,你发现众生就是同体的,于是生气、嗔恨、仇恨变得毫无意义,没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解脱。[/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所以第七识既是我们生命轮回受苦的开端,同时又是了生死要解脱的必经之道,你必须从这里回来。就是在这里摔跤的,你要从这里再爬起来,就要从这里爬起来,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仅仅看到了我执,知道自己在这里摔跤的,你还没爬起来,你不能在这个地方说,“哇,我已经开悟了,我已经明心了”,你就完全错掉了。因为“你”明心了,就意味着别人没有明心,跟世界还是割裂的,你割裂的那堵墙没打开,你就没有真正开悟,因为那堵墙在那里,自我意识还是在,我跟他还是有区别,还是有对立。[/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所以有些人在这个地方,看到“明明了了”就以为是的,跟世界依然是对立的,这个最终不落入邪道和外道是很难的。因为他的我执更加地强大起来了,以为自己很厉害了,那跟世界割裂就更严重,这是一方面。所以说你不看到这里,你在哪里摔跤都不知道,怎么爬起来都不知道,你永远在那里摸爬滚打,徒劳无功。但是一旦到这里,你看见自己怎么回事了,你又不能操之过急、自以为是得太厉害,太厉害,你的我执、我慢更多,就变成邪教外道去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同时这又是你真心的一部分,能看、能听的。所以你看佛经有时候看不懂,看晕掉,一会儿说这里是真心,一会儿又说这里不是真心,搞得自己糊里糊涂涂的。当你真正把它看清楚了,它确实是真心的一部分,只要把那个墙拿掉了,一部分就是整体。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大家只要有信心把它学懂,参透了,也是能够明白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摘自2015.07.14《佛说四十二章经》33答疑(文字来源:安福利生)[/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达照法师:通常说六根的意根就是我们的第七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解脱道的佛法告诉我们,轮回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十八界当中,按照唯识宗的说法,这十八个里面色法十一个,心法七个,心法八个就是加个阿赖耶识。就心法七个,这七个哪七个?色法十一个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十个,加上一个色声香味触法的“法”,这个“法”它指的法所摄的色法。就是法里面,色声香味触法的那个法尘里面,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法尘里面的色法,一部分属于法尘里面的心法,法尘里面有色法和心法。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色法十个多一点,然后心法是七个多一点,加起来是十八个,应该是这样说。[/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因为这个法尘里面的色法是我们脑子里面想到的,比如说汽车、房子、这座山、这个人,是红色的、白色的,有显色,有形色,有各种色法的物质的这种形相的。只要有形相的,脑子里面出现的,那都叫做法尘,色法的法尘,就是它是属于色法,色法十一个,就是色法里面。看得见的色法是外在的,看不见的是你脑子里面的。脑子里面想到看见的那个,也叫看见的,叫可见可对色;还有可见不可对色,你可以见,脑子里面想到飞机的样子,但是你把它拿出来跟自己对,对不起来,因为它是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十个多一点。[/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么色法里面的心法指的是,比如说菩提,我们要证菩提,大家要修行,要空性见,这个空性见到底在脑子里面哪一部分呢?你找不到,但是有这个概念。你脑子里面想不到那个菩提到底长什么样,人家说“身是菩提树”,慧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我们就不知道菩提是什么了。你有这个概念却不知道是什么的,那实际上只是心法而已。包括说快乐,快乐到底是笑起来才叫快乐,还是某一种状态才是快乐呢?快乐好像也没有状态,但是我们又知道,说这个人很快乐,所以这些都是属于心法,就是你内心产生的一种分别心。 心法八个,除了阿赖耶识以外,实际上是七个,七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六识加上一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前五根是色法,最后的这个意根就是心法,所以一般讲七个心法,就是六识加上意根。六识加上意根是七个,属于心法,加上十一个色法,所以说十八界,是这么来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么意根就是唯识宗所说的第七识,这是没错了。意识是第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意识是第六识。第六识和第七识的关系是什么呢?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根是什么?就是树从根里面长出来的,树是从树根里面长大的。我们的意识是从意根里面长出来的。意识,我们的想法。这个是念珠,你们都能看到,当你脑袋想到念珠的时候,念珠的图案已经出来了,但是没出来之前,它是从哪里出来的?怎么你脑子里面会想到是一个念珠?念珠是现在刚刚才看的。诸位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一下我们的放生池,你看,放生池又冒出来了。你不想的时候,脑子里面放生池没冒出来;一想的时候这个放生池就冒出来了。冒出来,就好像那棵树已经长起来,有叶子你能看得见;但是没冒出来之前,它潜伏在里面,就在阿赖耶识的八识田中,潜伏在里面。潜伏在里面,它自己怎么不冒出来呢?是要通过第七识,通过这个根,它才能长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根它没有办法长出来。从长起来的角度,它是从这个根长起来,所以把第七识说成是第六识的根。[/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但实际上这个根跟识的一个微妙的关系,就是六根它缘着六尘才产生的是六识。也就是我们的眼根看到了色尘,你才去分别它说,“哦!这个是长的,这是短的!”这才产生分别心。所以根是内在的,尘是外在的,这个识呢?是不知道内在还是外在的。就根尘勾结了产生的一个判断,判断就是识别,所以我们叫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那当我看到这个的时候“哦,这是手!“手本身是一个色尘,我眼睛看它,我眼睛是一个眼根,当我眼睛看到手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出现手的概念,就是我们有分别说这个是区别于其它的,区别于不是手,所以我们说,“哦!这是手。”这个时候,你说它“手”的时候,这是一种判断,这个判断、这个识别就叫做眼识,眼晴已经分别出来这个东西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前五识好办,五识是因为五根对着外面的五尘。最难办的就是意识。这个意识脑子里面怎么会出现这个图案的?实际上就是意根缘着那个法尘。法尘我刚才说就是概念,有形相的概念是法尘当中的色尘;没有形相的概念是法尘当中的心法。不管有形相没形相,只要有概念,它都叫法尘,都是外在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当我们打妄想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东西让你打,你才会把这个妄想打出来。比如说我们听过“菩提”,你现在说“我要证菩提”,这“菩提”的概念你才能打得出来。如果从来没有人教你“菩提”,你压根就不知道,那个概念在你的世界里面找不到,你想去找一个没有概念的,你发现找了半天还是没概念,就是脑子里面没办法打那种没概念的妄想。你不找的时候,就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你不找!“不找”就是一个概念哦,你会觉得“我不找了”,这就是一个妄想,因为“不找”变成一个概念了。当你真正顺着“不找”的这观念,把“不找”停下来,真的不找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脑子里面没办法想东西了,所以叫不可思议。没办法想,没办法想的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我们的根。因为你明明白白,你说,“哦!那是房子”,你看,当你明明白白的这个跟“房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房子”的概念就出来了,那叫意识。你意识到了,明明白白还是什么都没有。一看这个念珠,它又出来了。这些概念是因为你的内心缘着外在的这种概念,概念来的时候,你的心是随概念转,所以这个概念就在你的生命中呈现。我们说你这个人妄想这么多,实际上是你脑子里面概念很多,这个概念、那个概念,全部都是意识,意识的背后就是因为有法尘。[/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当你不去攀缘这个法尘,就是意根不去攀缘法尘的时候,意根自己没办法产生概念,所以意根叫“恒审思量”,它有觉照的能力,有思量的能力,叫“集起名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它有思量、觉照的这样能力。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明明白白,有明明白白的能力。但是明明白白这个状态好像是永恒的,你感觉到它是永恒的,因为你明明白白的时候,感觉不到内心的生灭、起伏、波澜,好像都没有,它一直就这样。所以你做了坏事,别的人都不知道,结果就是你自己知道,你就完蛋了。因为它背后是永恒的摄像头,一直在背后摄像,盯着你。你如果没有分别心,它也一直盯着;一有分别心呢,那分别心就成为你的一个妄想,妄想打完以后,它自己又没有掉了。因为妄想是你的意识,意根是要缘着它,它才冒出来;你不缘它,它永远不冒出来。你缘它的时候,要刻意缘着它,它出来了;但是你一不小心,不缘它,它自己又没掉了。所以妄想都是自生自灭的,你不理它,它自己就没有掉。[/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但是我们内在这个意根,一直感觉明明白白的、永恒的这个东西,好像一直在。这个“在”是干嘛?我们现在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我们把一直“在”的这个东西当成“我”。所以说,凡夫是把第八识的见分执着为“我”,那个见分就是第七识。执着为“我”以后,就成为第七识;如果你不执着为“我”,那个见分就是见。就是我能看见你,明明白白的,能看见,它能思量,它一直都这样。[/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这个东西很奇怪,它又是我们心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真心的本能,我们本能就是有明明白白的。我们在这本能上面,就头上安了一个头,安了一个标签说:这是“我”的本能。其实你可以不用说“我”的本能,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我”,它没有“我”的概念;我们一旦说它是“我”的本能的时候,所有的妄想都围绕这个,所有的生活都围绕这个,结果搞了半天最后它还是没有“我”,所以错是错在这个地方。阿赖耶识的见分,我们的真心,有主观的,能看、能听的这个能动性;我们还有客观的被动性,就是你所有的外在的法尘,其实也是你的阿赖耶识的种子,你看见的世界其实是你自己。[/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我们看见的能见的这部分是自己,所看的那部分我们又拒绝它,以为它不是自己,这个第二个就错了。就是第一个能见的部分是自己,所见的部分也是自己,然后包含的部分也是自己,所以阿赖耶识叫“根身器界”,能藏、所藏、执藏。能藏的是指主观能动的部分;所藏的是客观被动的部分;执藏是包含的部分,这是我们真心本来的功能。[/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然后我们在真心本来功能的基础上,把能看、能听的这部分,单独把它割裂出来,割裂了以后就把这部分当成“我”。然后为了这个“我”,我们就不惜代价生生世世去跟人结怼怨仇,哇,很多!实际上你所怼的那些,所针对的那些全部是自己。就好像左手打自己的右手,右手不高兴;右手去创造,左手不停地打。不停地去追求,不停地去舍弃,我们的这个心就变得很受伤。所以整体的生命,被你这么一割裂——你把主观能动性这部分变成自己。这一割裂之后,结果剩下来你永远会不满足,因为那个世界都是你的。世界都是你的,你才赚了那么一点点钱,你才拥有那么一点点财产,你才拥有那么一点点,你怎么可能满意呢?所以整个宇宙都给你,全部法界都给你,你才符合你的真相。只要有一个灰尘还在你之外的,你已经不满意了,肯定会不满意。这是一个真相。[/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另外一个就是说,当你一旦割裂了以后,你就跟外界对立起来了,因为不能满足自己内在的这种的需求,所以就对立;你跟这个世界永远对立,就产生嗔恨;割裂了以后,不能完整地给你,你就产生贪欲。所以如果不能把中间割裂的这个错误,割裂的错误就是我执、我见,我见就像高山,就像一堵墙。你不是把那个我,能看、能听的那个“我”把它打碎掉,而是把“我”跟外界割裂的这堵墙把它拿掉,把我见的高山拿掉。然后我跟你对立的那个——本来对立的,你看,你在那里、我在这里,中间就有隔阂,这叫对立。把对立中间的这堵墙拿掉了以后,你就发现没有对立了。比如说“我们,我在这里,你在那里“,这里、那里是有割裂的,我说“我们都在这个教室里面“,教室才是我们的整体,那我们就没有对立了,因为大家都在教室里面。我们都是人,那跟人就没有对立了。所以当你把法界都是自己的这样一个完整性以后,中间割裂的那堵墙把它拿掉,那个错误的执着把它拿掉,你发现众生就是同体的,于是生气、嗔恨、仇恨变得毫无意义,没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解脱。[/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所以第七识既是我们生命轮回受苦的开端,同时又是了生死要解脱的必经之道,你必须从这里回来。就是在这里摔跤的,你要从这里再爬起来,就要从这里爬起来,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仅仅看到了我执,知道自己在这里摔跤的,你还没爬起来,你不能在这个地方说,“哇,我已经开悟了,我已经明心了”,你就完全错掉了。因为“你”明心了,就意味着别人没有明心,跟世界还是割裂的,你割裂的那堵墙没打开,你就没有真正开悟,因为那堵墙在那里,自我意识还是在,我跟他还是有区别,还是有对立。[/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所以有些人在这个地方,看到“明明了了”就以为是的,跟世界依然是对立的,这个最终不落入邪道和外道是很难的。因为他的我执更加地强大起来了,以为自己很厉害了,那跟世界割裂就更严重,这是一方面。所以说你不看到这里,你在哪里摔跤都不知道,怎么爬起来都不知道,你永远在那里摸爬滚打,徒劳无功。但是一旦到这里,你看见自己怎么回事了,你又不能操之过急、自以为是得太厉害,太厉害,你的我执、我慢更多,就变成邪教外道去了。[/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同时这又是你真心的一部分,能看、能听的。所以你看佛经有时候看不懂,看晕掉,一会儿说这里是真心,一会儿又说这里不是真心,搞得自己糊里糊涂涂的。当你真正把它看清楚了,它确实是真心的一部分,只要把那个墙拿掉了,一部分就是整体。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大家只要有信心把它学懂,参透了,也是能够明白的。[/backcolor]
[backcolor=rgb(188, 211, 229)]——摘自2015.07.14《佛说四十二章经》33答疑(文字来源:安福利生)[/back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