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量化: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

小蝶论币
小蝶论币 已认证 10-23 16:03

前两天Vitalik也在他的推特留言中提到了这个风险。这个风险确实非常值得关注,即使当下它还不是显性风险,但我总有点担心这些公司越来越激进的操作未来会不会引发这个风险。

《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这本书在当时出版的时候是为了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

为了证明这种“坚定”,作者把当时市面上各个投行、各个机构对恒大在各个阶段的债务风险都进行了详细地罗列,然后以此来力证自己依旧对它的看好。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今天我看这本书,关注的不是它的结论,而是书中罗列的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反倒是更有参考价值的历史线索。

所有这些风险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

恒大的做法就是通过上市、发行新股、发行永续债、将资产抵押以此来融资,尽量拖长尾款支付周期、尽量多次分期分款以此来拖延付款。

为什么这么做?为了追求上规模。结果呢?让它深陷债务陷阱不能自拔。

为了掩饰这个状况,恒大一方面激进地借钱回购股票、激进地借钱烘托股价,以此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激进地进行多元化、激进地营造公司形象,以此来彰显公司的实力。

这一系列做法看上去一次次“打爆”了空头、一次次“回击”了唱衰者,并迷倒了一大众国内的投行、券商和投资者。

反倒是海外的知名投行(比如高盛)一直显得异常清醒,对这些做法根本不买账,始终盯着它恶化的债务和现金流。

现在回看这段历史,其实戳穿这类企业的表象、直入其内核的做法实在是很简单:

就是用常识去判断。

什么常识?

就是它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在削弱它的主业?是不是增加了债务?是不是减少了自由现金流?是不是让企业的运营越来越紧张?是不是让企业越来越难应付外在环境的变化?

其它任何表象的东西(高涨的股价、声势浩大的广告、无处不在的名人效应......)统统都只是暂时的,统统都不起决定作用。

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这一套标准去衡量那些上市加密财库公司的状况。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上一篇:ZFX山海证券:美制裁俄罗斯石油巨头!油价应声大涨4%! 下一篇:游凌霄:10.23国际黄金价格起伏不断#日内行情走势分析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