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加拿大迎来关键大选,而这场选举的焦点竟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争议言论抢尽风头!他不仅威胁对加拿大汽车加征25%关税,更公然呼吁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瞬间点燃加拿大民众的爱国情绪。自由党总理卡尼(Mark Carney)借势巩固支持率,而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则猛攻国内经济问题,选战火药味十足。
这场选举不仅是自由党与保守党的对决,更成了加拿大国家尊严的保卫战。特朗普的狂妄言论意外助长加拿大民族情绪,但最终选民仍要抉择——是选择卡尼的“抗美稳经济”路线,还是博励治的“内政优先”策略?选举结果将在当地时间周一晚间投票结束后,从东部省份开始陆续公布。选票采用人工计票。
一、 特朗普放话让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州”
在美国对加拿大主权和贸易政策持续施压的背景下,在加拿大议会选举投票日当天,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发文呼吁加拿大人选举一位能让该国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领导人,并声称这“本应如此”,美国不能再“每年补贴加拿大数千亿美元”。
“别再受制于多年前人为划定的边界。看看这片土地若合为一体该有多美!完全自由的往来,再无边界阻隔。有百利而无一弊。本该如此!”特朗普写道,“美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每年向加拿大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补贴。除非加拿大成为(美国)一个州,否则补贴没有意义!”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已多次扬言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且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贸易伙伴挑起关税战。加拿大各界对特朗普的“主权威胁”普遍反应强烈,该国舆论认为,这可能促使许多加拿大选民将选票投给被认为最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政党。
二、 现任总理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在近几个月获得了显著的势头
民调机构Abacus的首席执行官David Coletto表示:“竞选初期主要围绕可负担性和普遍的变革愿望,现已急剧演变为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对国家稳定性和领导力的一次公投。”
据媒体援引加拿大选举委员会的数据称,已有创纪录的730万加拿大人前往投票站投票,较2021年大选增加了25%,显示选民参与度极高。
从选情来看,综合多个民调追踪机构如338Canada项目和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数据,自由党目前处于舒适领先地位,被认为更有可能赢得组建多数政府所需的172个席位。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民调汇总显示,自由党此前多次领先保守党七至八个百分点。4月26日的民调显示,自由党支持率为42.5%,保守党为38.7%,差距缩小。
三、 保守党领袖博励治:聚焦国内,批自由党“贩卖焦虑”
博励治怒斥特朗普“别插手加拿大选举",同时猛攻自由党在经济、犯罪和住房问题上的无能,吸引大批年轻选民。
4月25日,博励治正式宣布,若保守党组建新政府,将在上任后的100天内,优先推动三项关键立法,以降低生活成本、打击犯罪、激活经济并恢复高薪就业。他强调:“改革迫在眉睫,不能再等。”
博励治表示:“自由党已执政三届,加拿大人不想再等。他们需要的,是立刻行动的政府。‘100天改革计划’将带来他们应得的改变。从第一天起,新政府就会开始工作,不停歇,直到实现更低的生活成本、更安全的社区和更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