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所指的“区块链支付”不是指使用联盟链搞的那些所谓支付而是指基于公链,任何人都可以无门槛使用的支付技术。
进一步细化,我所指的用于支付的媒介一定是基于公链发行的加密资产。
所以我所说的“区块链支付”,一定用的是加密资产在公链上运行的支付场景---------这是我对“区块链支付”在技术方面的定义。
其次,当我关注一个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时,我的出发点一定是基于普通散户的。如果一个应用对普通散户而言不会成为他生活中的刚需也未必能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我就认为这个应用的意义不大或者前景有限-------这是我对“区块链支付”在应用方面的考虑。
最后,我所指的“区块链支付”其直接使用对象是人类,而不是AI(基于AI的“区块链支付”在我看来前途非常光明,这个话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分享过,不再在本文讨论了)。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因此,我判断“区块链支付”有没有潜力就是从上面这三个角度出发的,这三个角度缺一不可。
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我现在看到的区块链支付大体有两个场景:
一个是用加密资产(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等)直接在某些线下零售店购买物品;
另一个是(比如在Uniswap上)用加密资产(尤其是稳定币)进行各种代币互换。
我们先看第二个应用。
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原生区块链应用,并且未来一定是刚需。但这个应用的普及和流行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应用生态。
什么时候用户不再需要加密钱包,并且能够得到移动互联网应用那样的体验,什么时候这个应用的体验就能满足用户需要了。
什么时候加密生态有丰富多彩的APP并且那些APP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什么时候加密生态的应用就非常可观了。
那时,对各种应用代币的需求就必须大量的代币互换,这个“支付”应用就真正繁荣起来了。但是,那个时间点我判断不了,但估计距离现在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认为这类“支付”场景短期内恐怕很难有爆发性的增长。
用加密资产直接在线下零售店购买物品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但一直以来,它普及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用户体验不好;二是监管方面存在障碍。
用户体验尚可以改进,但监管方面的障碍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有读者提到的加密资产(比如稳定币)用于跨国支付。
在跨国支付中,如果涉及的金额小倒还好说,可一旦涉及的金额巨大并且涉及到线下资产的购买,那一定会遇到监管的障碍。
如果是小额的跨国支付,现在的法币就足以满足需求,比如我们在海外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可以用支付宝或者信用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因为新鲜好玩用一用加密支付,但为什么一定要用加密支付?
有可能在某些特殊应用中,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有些应用提供了加密支付,但这种应用毕竟是少数,未来也未必是社会的主流。
因此,在小额支付中,我看不到加密支付相对传统电子支付展现出的巨大优势。
如果是大额支付,那必定涉及到严格的监管审查。
比如跨国购买房产,不要说用加密资产,就是用法币支付,买家的资金来源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未来如果加密资产(比如稳定币)可以用于支付购买这些大额资产,它受到的监管一定不会比法币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买家的加密资产无法顺畅地通过政府的审核,他就不会用于这类支付。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