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蝶:沉没成本是怎么影响你的判断的?

小安论币
小安论币 08-22 12:10

一般理工科的人,都会强调理性客观的看待事物,基于事实和数据去做判断。后来学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之后,返现经济学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它在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些常用的经济学术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机会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沉没成本、比较优势等等。

“机会成本”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打交道,但是却不知觉的。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我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行动时就必然面临选择。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比如前几年北京有个新闻,CBD楼下卖煎饼的大妈,因为有顾客怀疑她少给了鸡蛋而发生争吵,最后大妈委屈得放出大招说:我一个月赚3w,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此言一出,普通上班族瞬间遭遇万点暴击。纷纷表示要辞职卖煎饼去。

然而,发出这些感概的人,最终都不过是口嗨一下,并无付诸实践者。因为,为了得到卖煎饼这3万的月收入,普通上班族会失去什么呢?首先当然是现在这份工作的月收入,现在工作月收入不足3w的部分才是辞职卖煎饼的额外收入。但是这其实还不足以成为劝退的充分理由。因为,你还会失去舒适的办公环境、双休年假、免费的咖啡饮料等公司福利,同时你还要承担早起晚归、风餐露宿甚至是城管围追堵截的风险。

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所以我们看到,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白领们,很少有真正会去卖煎饼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场景,假如我是一个刚到城市,既无学历又无资金的人,这时卖煎饼的大妈看我骨骼精奇,将全部煎饼技艺传授于我,让我也找个地方出摊谋生,我还会犹豫吗?当然不会,因为此时我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现实中,我们很少会面对这样在两个极端方向上做选择的情况。一般来说,我们面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往往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选择。比如某人喜好旅游和美食,这两个爱好都需要花钱,而钱却是有限的,那么他就要在钱的分配上,做出选择,一般来说,他不会考虑直接两者取其一,而是考虑是在旅游上多花点钱,还是在美食上多花点钱。这样就牵涉到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经济学术语“边际价值”,也就是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权衡。

关于边际价值的考虑,一个做儿童艺术培训的朋友,感受很深。每期开班的时候,她会尽可能的多招生,因为多带一个学生,她并不会多付出多少备课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边际成本很低,而多出的这一个学生带来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科技的进步和规模效应可以不断的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是产品买卖双方都获得实惠。边际成本越低的行业,越容易赚钱,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因为很多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接近为0,每增加一个用户,服务器的电费、宽带费用的增量几乎可以不计。为了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产品卖方往往也会让利促销,使得买方也获得实惠。交流请加笔者!

上一篇:NAG Markets:美联储杰克森霍尔年会成焦点;美元、黄金技术展望 下一篇: FxPro汇评:日元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