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又称欧佩克、油盟或油组)是由13个石油出产国组成的政府间组织,专门为了协调统一所有成员国的石油出产政策。该卡尔特主要以控制各成员国生产量调整石油生产量来维持油价的稳定性。由于OPEC成员国控制全球约80%的石油储备,OPEC不但是全球领先的石油组织,甚至可以说是称霸全球石油生产量。虽然说近年来美国在石油生产量的发展给OPEC带了了一些质疑,但却没办法打击该卡特尔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OPEC历史简介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于1960年由五个创始国联合设立的,分别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其他成员国,如利比亚、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都是随后才加入的。该组织于2022年2月总共有13给成员国。曾经在首五年以瑞士日内瓦为总部的欧佩克在1965年9月1日把总部迁到奥地利维也纳。
欧佩克最主要的成立宗旨是在所有成员国之间协调石油政策及监管石油生产量,才可以避免油价出现太大的波动,让石油生产国和购买国都可以以稳定的油价进行交易,并让相关机构可以以石油交易享有合理的回酬。
该他尔特的核心价值是要规划稳定油价的政策,让成员国可以顺利地出口石油。
厄瓜多尔(Nicaragua)于1992年及2020年曾经暂停自己的会员资格。
印尼(Indonesia)于2008年和2018年曾经暂停自己的会员资格。
卡塔尔(Qatar)于2019年终止了自己的会员资格。
世界上有些主要石油生产国包括中国(China)、俄罗斯(Russia)和美国(USA)都不是OPEC的成员国。
什么是OPEC+?
近年来OPEC都会选择于非成员国合作,好让石油生产量受到控制。非油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墨西哥。这就是一个叫OPEC+的组织了。虽然曾经合作过,也有在讨论着进行长期合作,但俄罗斯却宣布道没有加入OPEC的打算。俄罗斯是全球第三石油生产国,排在美国和沙地阿拉伯后。有的非油盟成员国也会自愿调动自己的石油生产量来表示与OPEC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理念。
OPEC对于油价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油价一般会在OPEC减低生产量时上升。全球石油生产量当中有40%是来自于OPEC成员国,也是全球石油出口总交易量的60%。基于这么大的市场份额,OPEC的决策对全球油价影响力也是不小的。石油生产量的变化经常会影响油价,尤其是像沙地阿拉伯这样大的一个石油生产国。
油价多半都是受供应和需求的影响,而主要因素有三个:
供应:油价的波动主要来自生产量。这也是为什么OPEC+要把生产量控制好的原因,让油价可以找到它的支撑点。
需求:全球需求的趋势也是直接影响油价的。美国、中国和欧洲每日消耗约4.5千万桶油,也是全球需求量的主导。
价格投机和炒作:油价经常受期货交易的影响,所以价格炒作和潜在事件都会直接影响油价。
此外,因为油价是以美元计算,所以油价和美元之间存有反向关系。基本上,美元上升表示油价下降。美元之外,还有一些商品货币都会受油价的影响。
意外事件也可以对油价造成巨大的影响。2020年当疫情爆发而全球进入封锁状态时,油价便大幅下降。石油消耗量在2020年1至3月平均为9.44千万桶油,比2019年同一段时间少了5.6百万桶油。再加上原有的石油供应过剩,这种种因素把油价推得更低。
在2020年4月,油价有史以来第一次下跌至负数。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甚至以负37美元交易。后来在经济慢慢复苏后出现了较高的石油需求量,油价才慢慢地上升。同时,生产量也被降低才让油价找回供求平衡点。
石油生产国本身的内乱也有可能把油价推高,因为交易者担心内乱会限制油产量。这样的情况下,石油的需求和价格都会提升。这些都是交易者在进行基本面分析是必须考量到的问题。